首页 市场 会议 产品 企业 资讯 视频 产业布局 技术 活动 商机 报告 企业名录 研贸数据
郑州天一萃取科技有限公司
宣传
共青城瑞钛管道科技有限公司
宣传
08月31日
2025
79090 -405
20780     0
16725 -50
22030 -130
272500 500
当前位置: 中冶有色网 > 有色市场 > 热点 > 中国家居品牌出海加速:营收增长背后,从 “产品出口” 到 “供应链出海” 的破局与挑战
2025全国煤化工科技创新与产业绿色发展论坛   2025全国有色金属材料加工与成形技术交流大会   第二届全国海洋工程及船舶材料技术交流会   第七届有色金属分析检测与标准化技术交流会   2025绿色低碳钢铁行业关键技术交流会   2025贺兰山新材料高端论坛   第二届退役新能源器件循环利用技术交流会   2025铅锌产业市场研讨会   2025微纳结构金属间化合物与高熵合金技术交流会   2025有色金属绿色选冶雁栖论坛  

中国家居品牌出海加速:营收增长背后,从 “产品出口” 到 “供应链出海” 的破局与挑战

2025-08-29 11:20:48      来源:中冶有色网      责任编辑:王欣悦
分享到:   
打印
    
复制链接

  中国家居品牌正以多维度策略加速全球化进程,在突破传统代工模式的同时,也面临着市场认知与本地化运营的双重挑战。以下从现状、驱动因素、挑战及未来路径四个方面展开分析:

  一、出海现状:结构性增长与战略升级

  营收表现分化中的亮点

  2025年上半年,顾家家居、索菲亚等头部企业境外营收同比增长超9%,慕思股份、坚朗五金等企业更在整体营收下滑背景下实现海外市场73.97%、30.75%的爆发式增长。这种增长既源于欧美供应链断层带来的短期红利,也得益于东南亚中产崛起催生的长期需求。例如,濮耐股份通过美国、塞尔维亚双工厂布局,实现北美市场就近供应;索菲亚覆盖23个国家的经销商网络与219个海外工程项目,初步构建起全球服务体系。

  从产品到供应链的三级跳

  行业正经历"产品出海→品牌出海→供应链出海"的递进式升级。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推动的"借展出海+海外仓"模式成效显著:米兰国际家具展上,中国企业通过原创设计打破"低端代工"标签;"一带一路"节点的海外仓布局(如安吉绿色家居自建仓)将物流时效缩短30%,库存周转率提升40%。这种模式下,家居企业从单纯出口产品,逐步发展为输出设计标准、供应链管理能力,甚至参与当地产业生态建设。

  二、驱动逻辑:内外压力下的战略突围

  国内市场的天花板效应

  亿欧智库数据显示,2022-2024年中国家居零售规模增速从1.9%降至1.4%,存量博弈特征显著。人口结构老龄化、消费升级放缓、行业内卷加剧三大痛点,使得企业必须寻求增量空间。正如唐兴通所言,家居作为低频刚需品,国内增长已触及"天花板",出海不仅是市场拓展,更是叙事逻辑的重构。

  传统模式的生存危机

  东南亚制造业的崛起正在颠覆原有格局:越南、马来西亚代工价格比中国低15%-20%,且享受欧美关税优惠。在此冲击下,国内OEM业务占比从2019年的45%降至2024年的28%。头部企业如喜临门,通过泰国生产基地和中马自贸协定零关税政策,将东南亚出口成本降低22%,成功实现从代工到自主品牌的转型。

  三、核心挑战:全球化征程中的三重困境

  品牌心智的认知鸿沟

  尽管中国家居产品质量已达国际水准,但在欧美市场,消费者对中国品牌的认知仍停留在"代工制造"阶段。调研显示,仅12%的海外消费者能准确识别3个以上中国家居品牌。这种认知偏差导致产品溢价能力不足——同品质床垫,中国品牌在欧美售价仅为国际品牌的60%-70%。

  本地化运营的深度考验

  文化差异与渠道壁垒构成双重障碍。例如,中东市场偏好金色奢华风格,而北欧消费者更注重极简设计;美国市场依赖HomeDepot等大型建材超市,而欧洲市场更依赖独立经销商网络。此外,海外服务体系的缺失也制约发展:某企业因未建立本地安装团队,导致退货率高达18%,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现金流管理的平衡艺术

  海外投入的长回报周期与高风险,对企业资金链构成严峻挑战。某企业因在欧洲市场激进扩张,导致海外业务现金流占比超40%,最终因汇率波动损失1.2亿元。王建国强调,"稳"是当前阶段的核心,企业需建立海外投入的"预算红线",采用"小步试错"模式分阶段投入。

  四、破局路径:系统性工程的多维突破

  品牌重构:从代工到价值输出

  设计话语权争夺:参加米兰国际家具展等顶级展会,通过原创设计建立专业形象。如努哈斯以"ReflectionMyHome"主题参展,将东方美学与意大利工艺结合,获得红点奖提名。

  数字营销矩阵:利用TikTok、Instagram等平台开展内容营销。某沙发品牌通过发布"100种客厅改造方案"系列视频,三个月内海外社媒粉丝增长200万,转化率提升35%。

  供应链革命:柔性制造与本地融合

  海外产能布局:墨西哥工厂(爱丽家居)、马来西亚基地(金牌家居)等"近岸制造"模式,既规避关税壁垒,又能快速响应区域需求。

  数字化供应链:通过AI预测需求、跨境ERP系统整合全球资源。某企业应用该模式后,新品研发周期从180天缩短至90天,库存周转率提升50%。

  政策杠杆:借势全球化红利

  自贸协定应用:喜临门利用中马协定零关税政策,床垫出口成本降低20%,迅速抢占马尔代夫高端酒店市场。

  跨境电商创新:安吉绿色家居企业通过亚马逊、TikTok等平台,将设计师合作款占比提升至出口总额的28%,客单价提高40%。

  五、未来趋势:智能化与生态化的深度融合

  智能家居的出海新赛道

  扫地机器人等智能品类成为增长引擎:2025年上半年,科沃斯、石头科技在欧洲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超100%,高端产品占比达65%。这种趋势倒逼企业从硬件制造向"产品+服务"模式转型,例如提供全屋智能解决方案,通过订阅服务实现长期收益。

  业生态的跨国整合

  头部企业开始构建"中国供应链+海外本土化"的混合模式。如建霖家居在泰国设立研发中心,将国内成熟的节水技术与当地热带气候结合,开发出适配东南亚市场的卫浴产品,毛利率提升至38%。这种深度融合不仅降低成本,更能形成难以复制的竞争壁垒。

  中国家居品牌的出海之路,本质上是从"全球打工人"向"全球价值创造者"的跃迁。这一过程中,既需要把握自贸协定、跨境电商等政策红利,更要在品牌心智、供应链效率、本地化运营等核心领域建立系统性优势。正如唐兴通所言,品牌出海不是简单的市场扩张,而是"重构全球用户心智"的长期战役。未来,那些能将中国制造的成本效率、文化设计的独特性、数字化技术的敏捷性深度融合的企业,将真正在全球家居价值链中占据主导地位。


免责声明
        中冶有色网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决策建议,客户需自主判断决策,并自行承担相关后果。本报告版权归中冶有色网所有,仅限客户自身使用。如需引用,须联系申请授权;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发布、篡改本报告。中冶有色网保留追究任何侵权行为法律责任的权利。

 

 

日报
更多+
周报
更多+
研究报告
更多+
主编视角
更多+
北京霍桐实验仪器有限公司
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