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国家能源局发布6月份全社会用电量等数据。6月份,全社会用电量867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4%。从分产业用电看,第一产业用电量13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9%;第二产业用电量548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2%;第三产业用电量175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0%;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29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8%。
1-6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4841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为45371亿千瓦时。从分产业用电看,第一产业用电量67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7%;第二产业用电量3148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4%;第三产业用电量916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1%;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709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9%。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与数据中心主任侯文捷表示,从上半年的月度数据来看,我国电力消费呈现明显回升态势:1-2月,受上年闰年和气温偏暖因素叠加影响,电力消费增速偏低;但3-5月,电力消费已平稳回升至4%以上;6月,居民生活用电因高温因素激增,进而拉动全社会用电量的大幅增长。总的来看,上半年电力消费的稳步增长,展现了我国经济的活力和韧性。
从各产业用电情况深入分析,上半年第二产业用电量持续回升,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量增速相对领先。其中,汽车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用电量增速超过5%。新能源整车制造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用电量同比增长28.7%。这反映出我国制造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第三产业用电量延续快速增长势头。上半年,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快速发展带动下,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增长27.4%。批发和零售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1.4%,其中,充换电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增长42.4%。这显示出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以及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相关服务行业的用电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
目前,迎峰度夏能源保供工作已进入关键时期。据了解,进入7月以来,迎峰度夏期间,全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叠加经济增长趋势向好,共同拉动全国最大电力负荷创历史新高。7月16日,全国最大电力负荷继7月4日首创新高(14.65亿千瓦)、7月7日再创新高(14.67亿千瓦)后再次刷新历史纪录,首次突破15亿千瓦,最大达到15.06亿千瓦,较2024年最大负荷增加0.55亿千瓦。
国家能源局表示,目前全国电力供应总体平稳,将密切跟踪电力供需形势、一次燃料供应、来水蓄水、极端天气等情况,协调优化跨区跨省电力互济能力,持续做好“一省一策”迎峰度夏电力保供,全力保障电力可靠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