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场 会议 产品 企业 资讯 视频 产业布局 技术 活动 商机 报告 企业名录
郑州天一萃取科技有限公司
宣传
共青城瑞钛管道科技有限公司
宣传
07月26日
2025
80100 -135
20830 50
16775 75
22830 -80
272000 -1000
当前位置: 中冶有色网 > 有色市场 > 热点 > 海南自贸港12月18日启动全岛封关,“零关税”商品税目比例将提至74%
2025全国煤化工科技创新与产业绿色发展论坛   2025全国有色金属材料加工与成形技术交流大会   第二届全国海洋工程及船舶材料技术交流会   第七届有色金属分析检测与标准化技术交流会   2025绿色低碳钢铁行业关键技术交流会   2025贺兰山新材料高端论坛   第二届退役新能源器件循环利用技术交流会   2025铅锌产业市场研讨会   2025微纳结构金属间化合物与高熵合金技术交流会   2025有色金属绿色选冶雁栖论坛  

海南自贸港12月18日启动全岛封关,“零关税”商品税目比例将提至74%

2025-07-24 11:40:21      来源:中冶有色网      责任编辑:王欣悦
分享到:   
打印
    
复制链接

  2025年7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昌林在会上宣布,经党中央批准,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将于2025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全岛封关运作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标志性工程,也是我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的重要举措,具有里程碑意义。

  封关,是指将海南岛全岛建成一个海关监管特殊区域,实施以“‘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为基本特征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制度。“一线”放开,即将海南自贸港与我国关境外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作为“一线”,实施一系列自由便利进出举措;“二线”管住,指将海南自贸港与内地之间作为“二线”,针对“一线”放开的内容实施精准管理;岛内自由,则是在海南自贸港内,各类要素可以相对自由流通。

  王昌林表示,封关后,海南将实施更加优惠的货物“零关税”政策。“一线”进口的“零关税”商品税目比例将由21%提高至74%,在岛内享惠主体之间可以免进口税收流通,加工增值达到30%的可免关税销往内地。

  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海南自由贸易港货物进出“一线”“二线”及在岛内流通税收政策的通知》《关于海南自由贸易港进口征税商品目录的通知》,明确海南自由贸易港全岛封关时的货物税收政策。

  “零关税”是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制度体系的主要特征之一。财政部副部长廖岷介绍,上述政策的享惠主体将基本覆盖全岛有实际进口需求的各类企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等,“零关税”商品范围扩大至约6600个税目,“零关税”商品比例达到74%。相关政策拟于全岛封关运作之日起施行,届时现有进口“零关税”政策将纳入封关后的货物税收政策一并实施,海南自由贸易港进口“零关税”制度体系将基本确立。

  廖岷表示,总的来看,上述政策有利于进一步降低经营主体生产成本,也将激发市场活力,大幅提升海南自由贸易港货物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后续,财政部将持续跟踪了解有关政策实施情况,特别是经营主体的获得感,适时优化调整政策内容,也将和海南省政府一起为经营主体增进服务。

  在海关监管方面,海关总署会同相关部门和海南省对封关后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作了进一步的优化完善,制定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海南自由贸易港加工增值免关税货物税收征管暂行办法》。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表示,总的来看,封关后的加工增值政策享惠门槛降低,受益面扩大,能够较好满足岛内企业生产需要,有利于培育打造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此外,海关总署研究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海南自由贸易港监管办法》和系列配套管理制度,明确了全岛封关后,海南自由贸易港与境外之间进出、货物由海南自由贸易港进入内地,以及海南自由贸易港内的海关监管要求,为实施安全高效精准监管提供了制度保障。

  王令浚说:“下一步,海关总署将根据全岛封关运作情况和海南的实际需要,持续完善与全岛封关相适应的海关监管模式,助力海南制度型开放,赋能海南自由贸易港高质量发展。”

  税收制度改革方面,廖岷介绍,全岛封关运作后,财政部将结合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实际,和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需要,继续深化税制改革,确保政策力度持续提升,政策红利不断释放。

  “全岛封关是海南自贸港建设新的起点。”王昌林表示,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按照《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的部署,会同海南省和有关部门,不断完善与高水平自贸港相适应的政策制度体系,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持续加快对外开放步伐。


免责声明
        中冶有色网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决策建议,客户需自主判断决策,并自行承担相关后果。本报告版权归中冶有色网所有,仅限客户自身使用。如需引用,须联系申请授权;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发布、篡改本报告。中冶有色网保留追究任何侵权行为法律责任的权利。

 

 

日报
更多+
周报
更多+
研究报告
更多+
主编视角
更多+
安徽霍桐仪器有限公司
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