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备受关注的《住房租赁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公布,并将于9月15日起施行。这一《条例》的出台,是我国住房租赁市场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住房租赁市场自此步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将为市场的规范有序运行和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长期以来,我国对住房租赁市场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早在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便印发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若干意见》,为住房租赁市场的培育和发展指明了方向。此后,相关政策不断出台。2024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金融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的意见》,从金融支持的角度为住房租赁市场注入了发展动力。2024年7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加快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这一决定将住房租赁市场的发展提升到了更高的战略层面。在这样的政策推动背景下,《住房租赁条例》的出台可谓水到渠成。
从发展前景来看,《条例》的实施将为住房租赁市场带来诸多积极变化。一方面,住房租赁发展将获得更多的支持,租赁房源有望持续增加。《条例》明确指出,国家鼓励居民家庭将自有房源投入租赁市场,这不仅能够增加市场上的房源供给,还能为居民开辟新的收入渠道。同时,支持企业盘活改造老旧厂房、商业办公用房、自持商品住房等用于租赁,这一举措能够让一些处于低效利用状态的资产重新焕发生机,提升企业的发展活力,从多个渠道丰富租赁住房的供给。另一方面,国家鼓励出租人和承租人依法建立稳定的住房租赁关系,并推动租购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务上实现同等权利,这将大大增强租房群体的获得感和安全感。
然而,不可忽视的是,当前我国住房租赁市场仍存在诸多亟待规范的问题。市场秩序方面,租赁双方的合法权益未能得到充分保障,一些不规范的租赁行为时有发生。供给主体结构上,住房租赁市场目前主要以个人供给为主,市场化、专业化的机构主体发展相对滞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住房租赁经纪机构在房源信息发布、费用收取等关键环节,也存在不规范的操作,容易误导消费者。此外,对住房租赁活动的监督管理体系尚不完善,监管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针对这些突出问题,《条例》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规范,涵盖了出租承租活动、住房租赁企业行为和经纪机构行为等多个方面。在出租房屋的条件方面,《条例》明确规定,用于出租的住房必须符合建筑、消防、燃气、室内装饰装修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强制性标准,确保不会危及人身安全和健康。同时,明确禁止将厨房、卫生间、阳台、过道、地下储藏室、车库等非居住空间单独出租用于居住。对于租赁住房的单间租住人数上限和人均最低租住面积,也要求必须符合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规定的标准。这些规定从源头上保障了承租人能够获得安全、健康、适宜的居住环境。
在保障租户合法权益方面,《条例》有着明确的规定。针对租户反映强烈的押金问题,明确指出除住房租赁合同约定的情形以外,出租人无正当理由不得扣减押金,这一规定有效遏制了出租人随意扣减押金的乱象,切实维护了租户的财产权益。在合同签订和备案方面,《条例》规定出租人和承租人应当使用实名签订住房租赁合同,并且出租人需要按照规定,通过住房租赁管理服务平台等方式将住房租赁合同向租赁住房所在地房产管理部门备案。这一举措对于规范租赁市场秩序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够有效防止虚假合同等问题的出现,还为承租人按照有关规定享受基本公共服务提供了可靠依据。
从市场主体发展来看,市场化、专业化的住房租赁企业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住房租赁企业作为市场化的机构主体,其规范发展对于住房租赁市场的高质量发展起着关键作用。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全国开业规模排名前30位的住房租赁企业累计开业房源量为135.9万间,然而市场份额占比较小,这表明住房租赁企业的发展仍有巨大潜力,急需进一步的培育和支持。此次《条例》明确提出,国家将完善政策措施,大力培育市场化、专业化的住房租赁企业,这无疑为住房租赁企业的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在规范经纪机构行为方面,《条例》同样做出了详细规定。住房租赁经纪机构在发布房源信息前,应当仔细核对并记录委托人的身份信息、住房权属信息,实地查看房源,并与委托人签订住房租赁经纪服务合同,编制住房状况说明书,确保房源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同时,要求住房租赁经纪机构对收费服务项目明码标价,坚决禁止在标价之外加价或者收取未予标明的费用,避免消费者遭受不合理收费。此外,《条例》还强化了对住房租赁市场的监督管理,并严格规定了责任追究机制,对违规行为形成了强有力的威慑。
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是有效解决住房问题的重要途径,而《条例》的出台则为这一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它将更加有力、有效地规范和引导住房租赁市场,促进住房租赁市场朝着高质量方向发展,为加快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提供坚实支撑。无论是出租人、承租人,还是住房租赁企业、经纪机构等市场主体,都应当深入学习《条例》内容,严格遵守《条例》规定,共同营造一个规范、有序、健康的住房租赁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