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0
60
-100
1750
打印
复制链接德龙烟铁路的全线贯通(6月13日首列铝土矿班列开行),在战略层面实现了北方物流地理版图的改写,彻底打破胶东港口西向物流“迂回绕行”的困境。这条铁路通过龙烟、大莱龙、德大三线串联烟台、潍坊、东营、滨州、德州鲁北五市,在德州枢纽接入国家铁路网后,不仅实现运距缩短152公里、时效压缩6小时的突破,更成为山东第二条“胶济铁路”的实体注解。同时,作为国家战略的落地载体,该通道精准承接海关总署支持黄河流域的15项举措,尤其契合“打造黄河流域最便捷出海口”的政策导向,截至11月,通道已实现周均发运25列、省外运量破100万吨的规模,预计全年运量超300万吨,充分印证其作为沿黄多式联运骨干的核心地位。
在创新实践层面,德龙烟铁路通过多维度革新重构供应链服务体系。运输模式上,首创“钟摆式”双向运输体系,以铝矾土西进、煤炭南下形成运输闭环,使碳排放量较公路运输降低50%以上,每亿吨货运可减少270.6万吨碳排放;服务前移方面,布局山西孝义、河北武安等内陆办事处,复制“港口到门口”模式,参考曹妃甸同类业务数据,山西氧化铝企业进口铝矾土的物流成本由此降低18%;单证革新上,试点海铁联运“一单制”,对接邯黄铁路“一次委托、全程负责”的经验,预计能缩短单证流转时间40%,有效破解多式联运衔接瓶颈。此外,烟台港还联合国铁济南局、太原局组建专项团队,三赴内蒙古勘察节点能力,创新设计“召壕站-工厂”绿色通道,将全程时效稳定在72小时内,这种跨区域协同模式,也为山东铁投、山东高速等企业深度参与沿黄物流网络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
从生态构建角度看,德龙烟铁路进一步激活了晋、鲁、蒙等五省区的经济循环。在产业联动方面,其价值裂变体现在资源互补与链群延伸两大维度:资源互补上,几内亚铝土矿经烟台港可直达山西(山西氧化铝产能占全国40%),内蒙古煤炭也能借铁路经烟台港下水转运,形成“北煤南运+西矿东输”的双向格局;链群延伸上,烟台港拓展“海铁联运+金融/贸易”集成服务,例如为河北文丰铝业提供矿权质押融资,推动产业链上下游深度绑定。而恳谈会现场60余家企业达成的合作意向,实质是构建“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三流合一的生态系统,客户代表所言“大宗物资供应稳定性显著提升”,也印证该通道已从单纯的运输干线,升级为赋能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
展望未来,德龙烟铁路将沿着“黄金通道”的进阶路径持续发力:网络加密方面,计划2026年前在陕西榆林、宁夏中卫增设内陆港,进一步接入中欧班列网络;技术赋能上,将推广“智能分流验放”模式,实现海关监管与铁路调度的数据互通;标准输出层面,还将把“德龙烟经验”复制到沿黄其他通道,助力山东世界级港口群建设。正如烟台港董事长刘国田在致辞中强调的:“这条铁路不仅是货物通道,更是中西部地区融入双循环的经济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