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场 会议 产品 企业 资讯 视频 产业布局 技术 活动 商机 报告 企业名录 研贸数据
郑州天一萃取科技有限公司
宣传
共青城瑞钛管道科技有限公司
宣传
11月07日
2025
85890 650
21410 60
17200 -100
22820     0
282000 1750
当前位置: 中冶有色网 > 有色市场 > 行业资讯 > 2025年11月3日电解铜市场日报
2025(第二届)碳材料科技大会   第二届中国安全应急科学与技术装备大会   第八届全国低品位矿产资源高效利用新技术交流会   2025中国新型储能材料大会   中国有色金属冶金第九届学术会议   第三届关键基础材料大会  

2025年11月3日电解铜市场日报

2025-11-03 17:37:59      来源:中冶有色网      责任编辑:韩泽楷
分享到:   
打印
    
复制链接

一、今日核心行情概述

1139460/520/490/86970/86760/210/西520/460/


二、价格下跌驱动因素分析

此次价格下跌主要受需求端传统淡季来临供给端产能过剩的双重压制。需求方面,11月进入家电、汽车、电力等下游行业传统消费淡季,家电产量10月同比下降3.2%(国家统计局),汽车产量同比下降2.1%(中汽协),新能源汽车增速放缓(环比下降8%),房地产投资1-9月同比下降5.8%,均导致下游对电解铜的采购量明显收缩,较9月减少15%-20%。供给方面,铜冶炼行业产能利用率仅87%(协会数据),2025年产能约800万吨/年,实际产量约696万吨,过剩产能约104万吨;部分企业为维持市场份额继续生产,甚至推进新增产能(如西南某企业10万吨/年铜冶炼项目),加剧市场供给过剩。此外,国际LME铜价今日下跌0.5%(报9200美元/吨),国际价格下行对国内市场形成传导压力。


三、行业“反内卷”背景下的市场预期

此次价格下跌与行业“反内卷”背景密切相关。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近日建议对铜等大宗金属设立“产能天花板”,严控新增产能,缓解产能过剩,但短期政策尚未完全落地,现有产能仍在释放,市场对政策效果的预期尚未反映到价格中。部分企业已开始主动调整产品结构,转向高端铜材(如新能源用铜箔、精密铜带),但短期难以改变供给过剩格局,需等待政策逐步见效与需求恢复。


四、交易情况与市场情绪

今日市场成交量较昨日减少约10%,贸易商与下游企业均持观望态度。贸易商(如上海某贸易商)表示“价格下跌,暂时不敢大量进货,怕后续继续下跌”;下游企业(如武汉某家电企业采购负责人)称“淡季库存充足,采购量减少20%”。市场情绪指数(CSI)今日为45(中性为50),反映出市场对短期走势的谨慎情绪。


五、后市展望:短期弱势,长期需政策与需求共振

短期(1-3个月):市场仍将弱势震荡。压力来自需求淡季(11-2月)与产能过剩(现有产能释放);支撑则来自国际铜价企稳(LME铜价或受美元走弱支撑)及下游企业补库需求(若价格跌至86000元/吨以下,部分企业可能抄底)。预判价格或在86000-87000元/吨区间震荡,跌幅收窄。

长期(6-12个月):市场将逐步企稳回升。有利因素包括:①政策落地(“产能天花板”严控新增产能,缓解产能过剩);②需求恢复(3-5月传统旺季来临,家电、汽车行业需求回升,新能源汽车增速恢复);③企业转型(高端铜材占比提升,减少同质化竞争)。预判价格或回升至88000-90000元/吨区间。



免责声明
        中冶有色网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决策建议,客户需自主判断决策,并自行承担相关后果。本报告版权归中冶有色网所有,仅限客户自身使用。如需引用,须联系申请授权;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发布、篡改本报告。中冶有色网保留追究任何侵权行为法律责任的权利。

 

 

日报
更多+
周报
更多+
研究报告
更多+
主编视角
更多+
热点
更多+
北京霍桐实验仪器有限公司
宣传